離岸風電-從水下基礎Jacket製造難度來看世紀鋼的競爭力

投資有趣的地方在於研究一家公司的過程

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你對投資標的了解多少

投資的過程股價波動是很正常的

但股價的波動並不會影響到公司營運的決策與發展

有時候執著於買到夠低的價位

還不如因為夠了解,然後一路買在合理(或低估)價位

並持有著,隨著時間推進與預期中公司的成長而財富成長。


最近看到沃旭發佈大彰化東南與西南風場的相關施工消息,

包含333支PP完工,目前開始海上打樁,

而第二座海上變電站也完成水上基礎安裝。

看到沃旭稱讚水下基樁(PP)的一級供應商,世紀鋼、台朔重工、及台船

心裡又浮現之前的疑問,

為什麼這個風場需要111座jacket卻沒有發包給世紀鋼?

找了一陣子後,在2019.04.16的一篇新聞看到

(風電國產化 楷模廠商出列)

從文章中大概理解到,當時有三家廠商中選,

而沃旭需要併網的時間也比較早(2021),

加上沃旭認為jacket的技術含量很高,只敢下給中鋼的興達56座

認為國內沒有其他家可以做出來,風險太大,只願意發包大部份的PP出來

至於剩下的55座則是交由韓國廠商處理。

(本來還期待沃旭轉包世紀鋼勒,不過產能都滿了也沒辦法=.=)

這邊也值得留意,韓國製造的成本很低耶!

27座賣1126億韓元(約27.5億台幣),一座大約1億,

台灣廠商目前建造一座約2.5-2.6億,

不過台灣畢竟從零開始,等學習取線提升,價格應該會更具競爭力。

而且這東西又大又重,運輸費用跟關稅也會不少,

基本上能在地化生產最好,也創造就業機會!

Jacket到底有多難? 再來看看另一篇2019.08.27的文章。

(5年練兵組「台灣隊」:2025年台灣將成風電王國,還是「下課回家」?)

文中,CIP董事總經理許乃文說

這是個高技術含量,歐洲已經有幾家鋼構廠水下基礎「做到破產」

雖然下文也是說,

即使世紀風電跟丹麥BLADT(世界前三大水下基礎公司),

技術指導合作,還是很高風險!

最終CIP還是把全部62座訂單交給世紀風電處理

顯示CIP決定相信世紀風電可以做到。

也因此包下了2021-2023的jacket產能,造成沃旭也無法轉單。

之後事情的發展如沃旭擔心的一樣,興達在去年開始交貨jacket出包了!

(興達風機水下基礎現焊裂 沃旭傳砍單 2020.10.06)

從文中可以理解到,

1.興達得標後,又找來20多家包商來幫忙,其品管是一個問題

2.配合廠商台船出包

3.興達低估難度,然後一開始並沒有找國外技師配合指導,似乎是僅靠沃旭主動提供。

4.時程問題,最後似乎是砍單到剩下18座,其他交給韓國廠商協助。

這種感覺有點像以前我當系統工程師時,

公司某個部門業務標到了一個全公司都沒人會的政府標案,

得標後才開始東拼西湊找人,結果當然是非常慘,

各種Delay、加班、還有被外包技術廠商坑殺等等的。

相對於世紀集團的進程,反到比較穩扎穩打,

目前是沒特別看到有其他包商,感覺是先從簡單PP練功,

人員擴大招募培訓、考照,PP上手後,才開始jacket的生產,

配合今年中陸續完工的二、三期廠,開始量產出貨。

當然初期也不是很容易,今年預計交付的10座jacket,

有8支也是韓國半成品後,台灣組裝出貨,

但是今年預計自製出貨2座。如能順利明年預計交貨44-48座

(世紀鋼下半年風電事業火力全開,年營收挑戰五成年增)

(風電產品陸續完工 世紀鋼下半年營收月月增)

當然有正面新聞看,也要看一點負面新聞確定到底是好是壞?

下面這則2020.08.09的負面新聞我覺得蠻有趣的,

(打臉蔡英文 百億離岸風電國產大餅訂單爆肥水外流)

1. 說世紀鋼廠房還未完工,不可能交件

結果世紀鋼2020年下半年,開始交付沃旭PP,營收大增。

然後未完工的廠房指的應該是在今年中會完工的二三期。

2.台船抱怨兩度報價世紀鋼沒回應

第一個基樁PP部分,世紀鋼的產能根本可以自己生產

而且要自己練功,幹嘛要跟你合作?

第二個興達水下基礎訂單,恩…..後來的10月發生什麼事情了?

興達轉包台船的部份發生焊裂阿!!!

這個反而讓我覺得世紀鋼老闆有眼光跟遠見阿!

知道你技術還不到家,為求穩定,

先找厲害的幫忙,當然不跟你合作出包!

所以整體看來,個人認為,

世紀鋼也在去年跟今年完成了PP的上手進度。

隨著二、三期廠房完工,產能陸續開出,

今年的重點在jacket能自製出貨,

明年的重點在jacket產能。

回到去年世紀風電的法說資料,

目前台北港30.9公頃規劃的產能是35-50座jacket,

如果明年能順利產出44-48座,也是個很棒的里程碑,產能幾乎滿載。

長遠一點看2025-2035的15GW,

世紀集團也有這方面的布局,

未來台北港要再增加41.7公頃的土地,

基本上產能可以預估能倍增吧,

也就是未來可能會有年70-100座的jacket產能。

那台灣未來會需要這麼多嗎?

簡單估計一台風機未來大概10-15MW,

15GW = 15000MW,

也就是說2025-2035年,

光台灣就需要1000-1500座jacket的產能,

一年需要100-150座。

所以也是可以看到老闆的野心跟規劃。

當然這麼遠之後的事也沒人能確定,

加上還是有一定比例至少4成可以外購,

所以韓國的售價蠻低的,也是未來的挑戰,

另外還有浮動式的離岸風電商轉,

也可能造成水下基礎需求減少?

不過世紀鋼也有再著手浮動式的產品研發。

當然一個新產業慢慢成熟後,

相信成本也可以降低,能有一定的競爭力。

最後政府期盼與訂定的台灣製造時程,

其實蠻嚴峻的,畢竟從零到有,對廠商跟開發商都算是難題吧!?

不過目前世紀集團的水下基礎算是在進度內的樣子。

最後

投資就是一個收集與整理資訊的工作,

反覆的練習讓自己更快地掌握重點,

在這邊分享並給自己留點紀錄。

發表者:Dada Wu

賺錢,也賺幸福

有一則關於 離岸風電-從水下基礎Jacket製造難度來看世紀鋼的競爭力 的留言

發表留言

使用 WordPress.com 設計專業網站
立即開始使用